
洛阳周公庙博物馆讯一柄素扇,承载千年技艺;几滴彩墨,晕染东方美学。7月22日,洛阳周公庙博物馆礼乐文化宣讲团“非遗进社区”活动走进洛铜社区,为社区的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漆扇手作体验。此次活动,将古老的非遗技艺从博物馆带入寻常百姓家,让广大青少年,在家门口就能零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,体验亲手创造美的乐趣。
活动伊始,洛阳周公庙博物馆的研学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漆扇的历史渊源、文化价值及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重要地位。孩子们了解到,漆扇不仅是一件纳凉工具,更是融合了髹漆、绘画、雕刻等多种技艺的艺术品,承载着古人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智慧。老师特别介绍了传统漆艺中常用的材料和基础技法,并通过精美的图片或实物展示,让大家直观感受漆扇的典雅与精致,为接下来的动手实践奠定了知识基础。
展开剩余62%授课结束后,便迎来了最令人期待的环节,大家可以亲手制作漆扇。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孩子们化身为小小“漆艺师”。他们屏息凝神,大胆尝试,小心翼翼地将各色颜料滴入水中,轻轻拨动水面,再缓缓将扇面浸入、提起。看着原本纯白的扇面上瞬间绽放出如烟似霞、如云似水的瑰丽纹样,惊叹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。每个孩子都全神贯注于自己手中的“艺术品”,体验着水、色、器三者碰撞产生的奇妙反应。
经过耐心的等待和最后的修饰,一把把独一无二、充满童趣与创意的漆扇在孩子们手中诞生。扇面上,色彩或如行云流水般飘逸,或如星空般深邃,或如繁花般绚烂,每一把都凝聚着小作者的专注与巧思。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,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满足的笑容。活动现场俨然成了一个小型漆扇艺术展,居民们也纷纷驻足欣赏,对孩子们的巧思和传统工艺焕发的新生赞叹不已。这不仅是动手能力的锻炼,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,让“非遗”的种子在亲身体验中悄然生根。
方寸之间见匠心,社区绽放非遗花。本次洛阳周公庙博物馆礼乐文化宣讲团走进洛铜社区的“漆扇”非遗体验活动,成功地将深藏于博物馆的文化瑰宝,以生动有趣的形式送到了居民身边。通过“知识讲解+手作体验”的模式,不仅普及了漆扇这项传统技艺的知识,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亲手触摸、感受、创造了这份流淌千年的东方之美。活动像一座无形的桥梁,连接着古老的智慧与当代的社区生活,让非遗技艺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活力,真正实现了“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”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网站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