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的街头,有些东西变了。一辆电动大巴悄无声息地滑过,车身印着三个醒目的汉字——“比亚迪”。这景象,像一记无声的耳光,扇在了这个州土生土长的副总统,詹姆斯·戴维·万斯的脸上。
万斯,这位从《乡下人的悲歌》里走出来的政治明星,最近在华盛顿的一场峰会上,几乎是向制造业的同行们“忏悔”。他用那股子不带官腔的直率劲儿说,我们美国人,曾经以为把那些缝纫、焊锡、拧螺丝的脏活累活扔出去,自己就能躺在华尔街和专利上永远收租。
这哥们儿捅破了一层窗户纸,道出了美国制造业几十年的心病。他们天真地以为,地球另一边的工厂会永远满足于代工组装,却没想到,人家转眼就把代工厂干成了总部大楼,把缝纫机迭代成了光刻机。
戏剧性的一幕是,就在他发表这番言论后不久,一艘满载着比亚迪新能源大巴的货轮,正缓缓驶向他的故乡俄亥俄州。当地公交公司也很无奈,如果年底前用不上这些中国大巴,联邦政府的清洁空气补贴就泡汤了。
一个铁锈地带的幽灵
万斯的故事,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美国制造业哀乐中年史。他1984年出生在俄亥俄的米德尔顿,一个典型的“铁锈地带”小镇。那里曾是钢铁工业的脉搏,但工厂关门后,只剩下生锈的铁轨和失业的工人。
破碎的家庭和贫困的童年,让他对底层白人的挣扎有种本能的共情。这段经历,也让他在耶鲁法学院镀金、混迹硅谷风投圈后,依然能写出那本让他名声大噪的《乡下人的悲歌》。
在他看来,全球化就像一种毒品,让美国对廉价劳动力上了瘾,结果废了自家的武功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,随着一系列贸易协定的签署,美国企业像找到了新大陆一样,把生产线一股脑地搬到了海外。
短期内,利润暴涨,商品便宜,大家都很开心。但长期看,资本被抽干,流向了金融和房地产,实体经济被掏空了。等到2008年金融海啸一来,这个虚胖的巨人一头栽倒,大家才惊觉,美国的供应链原来脆得像纸一样。
从奥巴马时代的“再工业化”,到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里高喊的“美国优先”,再到他如今重返白宫后力推的“重振制造业”,口号喊了十几年,可现实呢?万斯在峰会上给出的答案是:不咋地。
谁还在拧螺丝
当万斯还在为美国制造业的衰败扼腕叹息时,大洋彼岸的变化早已是另一番光景。这种变化,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,而是硬核技术的内功修炼。
万斯曾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抱怨,说中国人“把代工厂干成了总部大楼”。这话,还真没说错。中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低端代工起家,一步一个脚印,硬是啃下了从原材料到整机生产的全产业链。
那个曾经被认为只会拧螺丝的国家,现在在牌桌上亮出的,是一手技术牌。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,中国如今的单月产量几乎占了全球的七成,而电池、电机、电控这“三电”核心,全部攥在自己手里。
与此同时,美国本土的新能源车产量还在苦苦挣扎,松下在堪萨斯州的电池工厂因为电网跟不上,量产还得再等等。更让万斯们脸上挂不住的是,中国已经开始从“卖产品”升级到“卖技术”。
宁德时代直接给福特和通用搞技术授权,帮它们在自家地盘上建厂;小鹏汽车则反向“输出”,拿了大众约50亿的投资,把自家的平台和智能驾驶系统打包用在合作车型上。这等于直接告诉世界:“低端制造”的老黄历,该翻篇了。
谁才是乡巴佬
面对这个飞速变化的现实,万斯的认知似乎还卡在二十年前。今年四月,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,毫不避讳地用“乡巴佬”一词来形容中国人,声称美国是“向中国乡巴佬借钱,来购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”。
这番言论一出,国际社交媒体上瞬间炸了锅。有网友直接回怼:“他嘴里的‘中国乡巴佬’,正用着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和最先进的电动车,生活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。”
最讽刺的是,万斯自己早年正是靠着“乡巴佬”的身份认同,才博得了铁锈带蓝领的共鸣。可一旦坐进副总统办公室,精英的傲慢便不自觉地流露出来。他似乎忘了,当他还在用过时的滤镜看世界时,现实早已呼啸而过。
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的工厂,从2013年就开始运营了。如今已累计投资超过2.5亿美元,为当地创造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,工人的薪资比同行还高出37%。当地政府为了表示感谢,甚至将一条大道命名为“比亚迪路”。
回旋镖砸了谁的脚
面对无法理解的崛起,万斯和他的同僚们能想到的,还是那套祖传的老办法:加关税。然而,这根挥舞的大棒,最后变成了一支回旋镖,狠狠砸在了自己脚上。
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,现在的贸易逆差比2017年贸易战开打前,反而增加了50%。彼得森研究所的测算更扎心:92%的关税成本,最终都由美国消费者自己扛了,平均每个家庭每年要为此多掏1200美元。
本想保护的制造业岗位,今年又丢了3.3万个,汽车和电子企业成了裁员重灾区。今年八月,美国制造业已经连续第六个月萎缩。有厂商老板直言,这感觉跟2007年那会儿差不多,而根源,就是“关税政策和它带来的不确定性”。
一个尖锐的对比正在上演:深圳凌晨两点的实验室里,工程师正忙着把最新的800伏碳化硅电控系统,塞进一辆售价仅12万的电动车里;而在底特律傍晚五点的流水线上,福特的工人却接到了通知,让他们再休两天无薪假,就因为一批从墨西哥运来的零件,被关税卡在了边境。
结语
历史总是在重复,只是换了演员。当年英国的工人们怒砸珍妮纺纱机,咒骂机器抢了他们的饭碗;如今,华盛顿的政客们则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全球化和外部竞争者。
万斯的那句“没想到”,说白了,就是一种不愿承认自己跑慢了的托词。问题不在于别人“偷跑”,而是美国自己亲手把制造业的跑道,改造成了一座金融赌场,结果一条腿渐渐用不上力了。
哥伦布市的居民或许并不关心白宫里的高谈阔论。他们只知道,一个高效、清洁的公共交通未来,已经静静地停在了公交站台。骂声再响,也盖不过车轮滚滚向前的声音。
那是制造业的重量,是规律的脚步。它在告诉世界,牌桌上的位置,从来不是靠抱怨换来的,而是靠实力,一张牌一张牌地赢回来的。
配资网站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